首页 常识

康熙皇帝的庙号是什么(康熙非开国之君为何得 “圣祖” 庙号?)

100人浏览   2024-11-15 08:52:53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号主要来自谥号和庙号。谥号是对帝王生前作为的盖棺定论,在唐代以前,大多皇帝以谥号称呼,如汉景帝、汉武帝。庙号则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所用称号,汉朝时形成统一制度,即 “祖有功,宗有德,自非功德厚考,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二祧之庙”。开国皇帝庙号为 “祖”,其后有大功者称 “宗”。并非所有皇帝都有庙号,必须做出重大贡献才有资格享受子孙供奉,整个西汉仅有汉高帝(太祖)、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平帝(元宗)六人有庙号。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康熙帝在畅春园病逝,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即雍正帝。雍正帝即位后,将康熙在太庙奉祀为 “圣祖”。这让人疑惑,通常只有开国皇帝的庙号才能称 “祖”,康熙帝为何能称 “祖” 呢?



认真分析,康熙帝一生虽有平三藩、收台湾、三征噶尔丹等功绩,但不能否定其前三代人的努力。清朝在康熙时期并未大规模开疆拓土,他只是在顺治时期的疆域上巩固皇权,似乎难称开创之功。对比汉宣帝刘询,在军事上彻底消灭匈奴,平定羌乱,设立西域都护府;经济上整顿工商,抑制兼并,轻徭薄赋,百姓丰衣足食,粮食价格达汉朝最低;文化上整理经典,将《史记》颁行天下,其 “霸王道杂之” 的治国思想影响后世 2000 多年,却也不敢称祖。




那么雍正帝为何如此做呢?一方面,雍正帝经历九龙夺嫡后继位,朝堂之上诸多大臣并非与他一条心,皇位极其不稳固。他提高康熙的地位,显示自己的孝心,可起到稳固皇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一个缩影。



在明朝以前,士大夫与皇帝几乎共治天下,皇帝想要好的谥号和入太庙不能得罪文官。但中国封建王朝越往后君权越集中,明太祖朱元璋搞掉丞相后,君权达到碾压一切的地步。在君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传统的 “祖有功,宗有德” 已不是绝对准则。明朝出了成祖朱棣,其原本庙号为太宗,100 多年后嘉靖帝为打压文官,将其庙号升为成祖。清朝康熙帝身为第四代皇帝成为 “圣祖”,且 “圣祖” 这个庙号非同一般,唐朝李氏皇族追封老子为圣祖,宋朝追封财神爷赵公明为圣祖。清朝雍正帝给父亲康熙定 “圣祖” 庙号,虽有争议,但在君权高度集中的清王朝,已难有士大夫与之抗争

相关推荐

冰箱为什么不能放热的东西(为了健康和安全,该把食物放凉了再进冰箱吗?)

为什么家里不养莲花(这些花不能在家里养,养错了会让生活增加烦恼)

无线网为什么这么慢(为什么 WiFi 满格网络却很卡)

为什么要床垫(露营为啥一定要携带睡垫?)

为什么内开窗性能比外开窗性能好(内开窗和外开窗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