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对“垫资”一词作个简单地剖析。
首先,明确“垫资”是一件不合规的事情。
在法律制度上,主要有三份文件涉及到“垫资”的内容,
第一份,是1996年的《关于严格禁止在工程建设中带资承包的通知》,其中提到:
任何建设单位都不得以要求施工单位带资承包作为招标投标条件,更不得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将此类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
其中的“带资承包”就是垫资的意思。
第二份,是2006年的《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到:
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以建筑业企业带资承包的方式进行建设,不得将建筑业企业带资承包作为招投标条件;严禁将此类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及补充条款,同时要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告知性合同备案制度。
强调,政府投资项目不能“垫资”建设。
第三份,就是2019年由国务院发布的《政府投资条例》,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
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到位。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所以,自1996年起,我们国家就是不允许施工单位垫资建设的,
特别是随着《政府投资条例》的发布,“禁止施工单位垫资建设政府投资项目”上升到了“行政法规”层面;
从这之后,政府投资项目的垫资施工从一件“不合规”的事成为了一件“不合法”的事。
明确了“垫资”本身的性质之后,那我们看看到底什么是“垫资”?
虽然从这些政策的解读中,我们对于“垫资”、“带资承包”的概念和认知都没什么歧义和争议,
但一放到实际工作中,就冒出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理解和操作。
金融业的很多领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掌握。
好,我们先说说“项目业主垫资”。
“项目业主垫资”,说的是项目单位建设一个项目,计划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债券,资本金部分自有资金或者财政安排预算资金。因为前期工期紧张,先安排公司的自有资金建设了,等专项债券发行成功后,专项债券资金再“还给”项目单位。
这段话并非是定义,而是对市场上目前存在的这类现象进行的解释和说明,
衍生出来的“项目业主垫资”一词,实际上是对“垫资”一词理解不深而产生的误解。
什么是垫资?
垫付是对项目建设而言,是指对项目没有投入建设资金的义务,但是基于某些原因先出了项目建设资金,这就叫垫资了。
当然,而后会从项目单位拿到这笔钱,否则就叫“投资”了。
一个出钱的行为算不算垫资,判断的关键点在于这个“谁”(出钱的人)有没有出资义务。
对于一个政府投资项目而言,主要涉及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单位、施工方等。
而这其中,谁有主要的出资义务?
项目业主。
项目业主是对项目负有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职能的单位。
项目单位对项目有出资的义务,既然有出资义务,就不存在“垫资”一说,
因为“垫资”,是针对“没有出资义务而出了钱”的情形。
举个例子来理解吧。
即使项目单位原本是计划申请专项债作为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申请专项债券8亿元,财政预算资金2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
可能因为项目没有进入专项债项目库或者等待发行等影响,迟迟等不到专项债资金,先行拿了公司自有的资金2亿元付了工程款、开了工,
那只能说,项目单位改变了原有的资金筹措计划,自有资金出了2亿元,未来可以少申请专项债券2亿元,
而不能认为自己是“垫资”,届时专项债券申请到了一部分(比如2亿元),就放进自己公司的资金池里用到别的地方去,当作是还了之前“垫付”的2亿元。
不能这么操作,因为你是项目业主,
新来的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也要继续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去。
所谓的“项目业主垫资”一词,本身就是错误搭配的词组,没有这样的说法,出了钱就是履行了“出资”的义务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垫资”,全称为“施工垫资”。
是指项目单位没有按照约定支付工程款,而由建筑业企业(施工方)先行出了钱施工。
”垫资“的行为主体是代建单位,是施工方。
所以,没有“项目业主垫资”,当然,也没有“财政垫资”。
我们再说说“财政垫资”。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而言,一般财政部门会有一定比例的出资责任,像前面的例子,就是2亿元的资本金。
这2亿元的出资义务也不存在“垫资”一说。
市场上的“财政垫资”,主要针对的是非出资义务以外的那部分,即专项债券资金的那部分。
说的是某个项目已经确定未来会拿到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只是专项债券的发行需要统一排期,可能会滞后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工期紧张急需资金,这个时候财政部门就会先把建设资金(等同专项债的额度)拨给项目业主,等专项债券成功发行后,专项债资金直接回到财政国库即可,不再拨给项目单位。
这个情形是合理存在的,只是正确的说法不能叫“财政垫资”,
前期财政部门先把建设资金(等同专项债的额度)拨给项目业主,这个环节叫预拨资金;
而后专项债发行成功后直接回到财政国库,这里叫归垫库款。
金融行业的学习,千万别低估了基础知识的作用。
哪怕仅仅是对一个专业名词的深入研究,就能解决很多实际的业务问题。
等到下次再遇到项目业主过来咨询:我们能不能先垫资建设这个项目,等到拿到专项债资金以后再拿回来用?
相信你能够很好地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