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珠子的个数在不同文化和传统中有不同的讲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佛教文化相关
- 108 颗:这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之一,在佛教中代表着断除 108 种烦恼,从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108 种烦恼一般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 18 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 18 种,总计 36 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乘以 36,即得 108 种烦恼。
- 54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 54 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 42 个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 27 颗:代表着佛教中的 27 贤圣,每一颗珠子代表一位圣者,在小乘佛教中为四向四果的 27 位圣贤。
- 18 颗:这在佛教手串中也较为常见,俗称 “十八子”,代表着六根、六尘、六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它代表着佛教的十八罗汉或者十八种神通变化。
其他寓意
- 14 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在一些文化中,14 颗手串也有代表 “十四忍” 的说法,寓意着修行者需要具备的十四种忍耐境界。
- 36 颗: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有的认为这象征着以小见大的义理,也有化繁为简、以少胜多之意。
- 21 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次,涵盖了菩萨修行自凡夫至成佛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象征着修行者在菩提道上的不断进阶和成长。
无特殊宗教寓意
- 根据手腕大小调整:在现代,很多人佩戴手串并非出于宗教目的,而是作为一种装饰或时尚配饰。对于这类手串,珠子的数量通常根据佩戴者手腕的粗细来确定,以保证佩戴的舒适度和美观度。一般来说,常见的手腕周长在 14-18 厘米左右,珠子直径较小如 6 毫米时,可能需要 20 颗左右;珠子直径较大如 18 毫米时,可能 12 颗左右就比较合适。
- 个人喜好:有些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手串珠子的个数,比如喜欢双数的人可能会选择 8 颗、16 颗等;喜欢对称美的人可能会选择能均匀分布在手腕上的数量。

手串的珠子个数有什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