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有个职业传统,
应届毕业生入职一家银行,无论有多优秀,都会要求先到基层锻炼一段时间,
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
然后再根据情况留在基层,还是调回省分行或者总行。
直到现在,国有大行基本上还坚持着这样的传统,
许多中小银行,为了抢人,
向应届生开放了直接到省分行或总行工作的机会。
许多毕业生在手握几个offer时,
即使拿到了国有大行的offer,大多也会选择直接入职中小银行的总行部门。
毕竟,到总行部门有一定的优势,
不用做柜员在柜台数钱,逃离了一定的业绩压力,
再加上总行部门自带的一些“光环”。
但国有大行有它的坚持,也有它的道理。
在基层去锻炼锻炼,
操作着柜台最基础的业务,遇到各色各样的客户,
还会面临最基础又复杂、甚至奇奇怪怪的问题,
这些基层的经历,如果有点悟性,
会成为你日后职业发展中“有意思”的助力。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强说的: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即使在基层干过的银行从业人员,
通常也不会有机会接触每一个业务条线,
一些必备的银行基础理论还是得通过自学来掌握。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公司客户的银行结算账户体系。
其实很早就想写这方面的内容,
我发现在总行部门工作的许多人,
工作了多年,也不一定非常了解公司客户的账户体系。
像这些最基本理论,
至少是一位合格银行人应具备的理论素养。
【摘要导图】
我们先从“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说起。
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相关的监管制度有两个,
一个是2003年央行发布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一个是2005年央行发布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没有基层经验的读者,完全可以通过这两份制度来进行自学。
银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
这里要明确一点,
银行结算账户是活期存款账户,不是定期存款账户。
存款人,即开户的主体分为三类,
单位、自然人、个体工商户。
“单位”覆盖的范围较多,
包括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
举几个例子,
某某水务局属于机关(政府部门),开的是单位结算账户;
某家银行属于企业(同业客户),开的是单位结算账户;
某家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开的是单位结算账户。
所以,
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同业客户,还是一般的企业客户,
他们开立的账户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单位结算账户,
统一遵循单位结算账户的相关规定。
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分为,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单位,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自然人,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那个体工商户,开的是单位账户还是个人账户?
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字号”,
某家个体工商户,比如XX舞蹈工作室,
以前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字号指的就是“XX舞蹈工作室”;
现在营业执照改版后,“字号”统一改为“名称”了。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四类,
这四类账户光是看名称,也能大概猜到其含义。
我们一个个看。
一、基本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单位的主办账户,我们常说“基本户”。
它的特点在于“基本”二字,
“基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账户的个数。
一家单位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如果你在中国工商银行开了基本户,那么在中国建设银行就不可以再开立了。
单位的基本户,有且仅有一个。
第二,账户的基础性。
一家机构到银行开立的第一个账户,一定是基本存款账户,
其他三类账户的开立必须以基本存款账户的开立为前提,
要凭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账户的功能性。
基本户用于单位的“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
可能大家觉得似乎没什么特殊的,
但有过业务经验的读者们,一定能感受,
比如,员工工资的发放,只能通过基本户办理;
比如,涉及到现金的存入和支取,只能通过基本户办理。
涉及到公司最日常的运营收支,都是基本户来处理,
这是其他账户无法比拟的功能用途。
一、一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的特征也很明显,
相对于基本户来说,它就是“一般户”。
公司可在其他任意一家银行开立一般户,
可以是多家银行,多个账户,
只要客户自己有需要,就可以开。
一般户的用途也比较简单,
可办理转账结算和存入现金,但不能支取现金。
因为一般户没有太多的限制性规定,
因此,成为各家银行争揽单位存款而开立得最多的一类账户。
存放在哪家银行,完全由公司自己决定,
当然,公司为了自己的资金效益最大化,
会看哪家银行给的存款利率高,
同时还会考虑银行其他的业务支持,比如信贷支持。
这里稍微延伸讲讲单位存款。
单位存款分为四类:
单位活期存款,可以随存随取的存款。
存款结息日是每季度末月20日,
也就是3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和12月20日。
我们前面说,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是活期存款账户,
所以,单位活期存款都放在单位结算账户里。
单位定期存款,是整存整取的存款,
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六个期限。
通常单位客户存定期的情况比较少,
毕竟公司运营都是尽可能地把资金使用出去,发挥更大的效益。
单位通知存款,分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
支取时要提前通知银行,也不是真的到银行去告知,
现在都是在网上操作一下“通知”即可。
单位协定存款,是单位要与银行签订合同的一种存款,
这笔存款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基本存款额度,一部分是基本额度之外的存款。
协定存款账户下设结算户(A户)和协定户(B户),
结算户存放的就是基本存款额度内的存款,按活期利率计息;
协定户存放的是基本存款额度之外的存款,按协定利率计息。
我原来在一家国企时,
有一笔资金预计将于半个月到三个月内陆续用出去,
为了闲置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当时专门做了一个存款方案,
一部分资金就选择了7天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
其实给公司的闲置资金做一个存款方案,还是挺有意思的,
现在银行提供的存款类产品很多,
除了上述的四种“一般性存款”外,
还有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以及各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
这里不再展开了,我们在专门的文章中再聊。
三、专用存款账户
专用存款账户是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专用账户的特殊性和它的定义一样,
就是只用于某种资金用途,不能和其他的资金用途混在一起。
但凡某笔资金贴上了“专款专用”的标签,
单位客户就需要到银行开立一个专用账户去承接这笔资金。
比如,我们去年聊得比较多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
专用账户也不能办理现金收付业务。
依据2003年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专用账户适用的情形包括:
这里重点展开说几个,
财政预算外资金,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说法了。
2011年,财政部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自此之后,财政资金不再区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统称为财政预算资金。
期货交易保证金,
除了期货交易保证金,像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一般开立的都是专用账户。
所以,各类保证金账户,通常都是专用账户。
像党员缴纳党费,企业在职员工缴纳工会费,
都会将这笔钱转入一个专门的账户。
实务中,
专用账户使用的情形实际上很广泛。
之前我们准备收购一家保险公司,
双方谈得比较深入,
我们特意到保险公司的所在地开了一个结算账户,
账户用于保险公司承接我们的增资款。
这个账户当时走的就是专用账户。
四、临时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的特点在于它有有效期。
其他三种账户,只要公司正常存续经营,基本上会用永久存续,
除非公司自主销户。
而临时账户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2年。
临时存款账户使用的情形一般有以下几种:
比如企业要在异地进行产品展销、或者临时性的采购需求。
实务中,我们可能听到过很多账户的名称,
比如募集账户、托管账户、监管账户,
“募集”、“托管”、“监管”,实际上都是账户的功能用途,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券一样。
不管是“募集”也好,还是“托管”也好,
这些账户总归有一个账户性质,
只要我们稍微对这些账户用途和使用做一些了解,
也能猜出它们大多属于专用账户这一类。
金融领域的许多内容,只要我们深入琢磨就能自行寻得答案,
不是非要到理论书本中去验证。
因为规则也是人为设定出来的,
再严苛的规则,也离不开人性化和实务性。
四类银行结算账户先介绍到这里。
在2018年以前,
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除注册验资),以及预算单位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都实行核准制度,
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并核发开户许可证。
2018年12月,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19年底前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2019年2月起,人民银行积极落实部署,
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分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第一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地区为江苏省、浙江省。
2020年之后,所有的企业客户再去银行开立账户,
不再需要人民银行核准,备案即可。
以前在核准制度下,
单位客户在银行完成账户开立后,3个工作日内是不能正常使用的,
通常只能进钱,不能出钱。
改革为备案制以后,
也不再受3个工作日的限制,开户完成当日即可正常使用。
大家不要小看这些非常细小的规则,
我想,身在基层一线的客户经理或领导会深有感触,
如果对这些业务规则不熟悉,
很容易造成误解或者乌龙,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